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6項基本功助你前進新興市場

2010-04-13 工商時報 【林隆儀】
 新興市場或地區近年吸引世人眼光,包括有金磚四國之稱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以及中國的深圳、大西南等新興地區,還有如養生、保健、美容等產品利基市場。

 當新興市場的潛力尚未完全浮現前,常被大企業視為不起眼的次要市場,使中小企業有進入及發展的機會。例如,家電產品大廠起初對自動販賣機製造業躍躍欲試,幾經評估認為時機不成熟,市場規模有限,紛紛打退堂鼓,使金雨公司成為台灣少數自販機製造廠。

 只不過,新興市場充滿挑戰,企業需領先且主動發覺及辨識新興市場,找出在現有資產與能耐下,具有吸引力的新興市場,然後調整經營策略及產品、品牌組合,提高與該市場的連結度。

 以下提供數個關鍵思考,將有助於發覺及辨識新興市場:

 1.增加產品線

 新興市場潛藏新的需求待滿足,可能不是公司現有產品可以滿足的,因此可以從增加或擴大產品或服務項目,和消費者接觸。

 油電混合車、柴油引擎小汽車等省油車,就是在能源成本高漲的環境下,形成的新興市場,豐田、日產、本田等,積極開發迎合高能源成本時代的新車種,增加產品線,搶占先機。

 2.尋找利基市場

 大規模市場絕大多數由利基市場開始,隨著時間推移及消費者接受,逐漸發展為獲利豐厚的市場。

 例如茶花綠茶飲料,黑松、維他露、泰山、真口味等公司,看準減重的利基市場搶著進入,且創造不錯的銷售。飲料產品種類及品項雖多,但消費者仍然希望嘗試具附加價值的新概念飲料。

 3.擴大應用範疇

 新興市場本質上是一個較小的集合體,小集合市場潛藏有不同於常態的新需求,廠商除了增加現有產品的應用之外,擴大經營模式的應用,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往往是找到新發展契機更有效的方法。

 例如,便利商店的經營模式掀起零售業大革命,統一企業將7-eleven經營經驗,擴大應用到康是美個人商店、聖德科斯天然有機店等連鎖店經營,擴大應用範疇。

 電腦軟體廠商強調不只賣軟體,而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結合許多不同應用領域,從顧客關係管理角度切入,擴大應用領域成為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專家。

 4.變化使用方法

 現有產品的不同使用方法,不僅是發覺新興市場的好方法,有時新使用方法反而比原來的使用方法更受重視,例如治療心臟病的威爾鋼,被發現具有治療性功能障礙的功效後,銷路更廣。又如調味料生產廠商透過大師級主廚介紹醬油各種用途,包括煎、煮、炒、滷、烤、拌、沾…,擴大醬油市場。

 新的且各不相同的產品應用,除了形成一個新興市場,也界定了相關產品的產業標準,像是舒跑運動飲料、伯朗易開罐咖啡,都因為開發迎合利基市場需求的產品,成為該類產品的標準口味,享受先占優勢。

 5.再定位產品等級

 有些產品的定位,會隨著時代改變,成為不同等級的產品,行銷人員若能洞察先機,掌握產品重新定位的契機,往往可以在新興市場建立競爭優勢。

 近年受到能源成本高漲的影響,使自行車重新受到消費者青睞,成為現代人休閒及運動的重要工具,政府因應此一趨勢,積極規劃自行車專用道;部份消費者更將自行車當作上下班的交通工具,許多大型交通工具為迎合此一趨勢,也紛紛規劃搭載自行車的車廂,方便消費者將自行車帶到距離較遠的地方。

 在飲料大戰中,7-up重新定位為「非可樂」,得以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區隔開來。星巴克咖啡專賣店定位為「第三個好去處」,都是產品等級再定位的案例。

 6.掌握消費新趨勢

 顧客的需求、消費習慣經常在變,往往形成一種新的消費趨勢,廠商若能掌握消費脈動,順勢而為,往往可以在新興市場領風騷。

 強調健康概念的養生食品、保健產品,以及使用草本植物萃取添加物製成的飲料,構成飲料業的新興市場,各種天然果汁飲料、茶飲料,或含菌乳酸飲料,都是消費趨勢改變下的產物。

 戰場上講究兵貴神速,除了要快速回應市場之外,還要洞察先機,搶占先占優勢。新興市場潛藏無限商機,行銷人員可本著深耕、精耕市場的精神,將有助於挖掘及爭取在新興市場的銷售機會。(本文作者為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2020年中國大學學歷人口將達2億人

新頭殼 newtalk 2010.03.18 顧美芬/綜合報導

根據中國中長期發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目標2020年,具大學學歷人口將達到2億人。因應產業結構對人才需求改變,專家建議,應擴大技職教育投資。

最近中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2020年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到2020年高等教育入學率從24.2%提高到40%,20-50歲主要勞動年齡人口的受高等教育比例會從現在不到10%提高到20%。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日前接受中國「財經國家周刊」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們有大學學歷的(人口)是9830萬人,翻一番就是2億人,大家想一想,2億人口具有大學學歷,在全球將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這也意味著,到2020年,整個中國具有大學學歷程度的人口將比目前增加一倍,也就是將近2億人口。

因應中國產業結構的轉型,以及人口結構的改變。專家建議,政府應該要改變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擴大對職業教育的投資,這將是必然的改革路徑。(http://newtalk.tw/)

經濟部業界科專新措施帶動業界深化並擴大研發投資

為鼓勵企業提升創新研發能力,協助企業降低研發成本與風險,本部積極推動業界科專計畫,期能帶動企業投入研發創新,加速我國產業升級,並提升國際競爭力。
本部為持續鼓勵業界深化並擴大研發投資,99年度新增措施如下:

一、深化智慧生活科技應用在地化,並開發前瞻網路運算技術服務,以響應智慧台灣發展方針:推動「創新科技應用與服務計畫」之政策性項目,第1項為「智慧生活科技運用(i236)計畫」,期能實際提升國內優質生活,並建設台灣成為世界U化應用櫥窗。本計畫將協助廠商透過調查國內各生活場域的人文及消費需求,在地建構服務應用實驗,並蒐集百萬使用用戶的使用體驗作為改進的參考依據,以生活應用在地化、應用服務產業化、服務產品全球化為發展願景,期望在生活型態快速變遷趨勢下,建構智慧型基礎環境,發展創新科技化服務,最終建設台灣成為一個安心、便利、健康、人文的優質網路社會;第2項為「雲端運算政策性項目」,鼓勵我國資通訊軟硬體產業建立雲端運算自主技術,以滿足巨量運算負載、彈性擴充能力、及具全球商機之智慧生活相關應用需求,發展運算設施即服務技術(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應用平台即服務技術(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及軟體即服務技術(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等三大項目為重點範疇,完備建立我國前瞻雲端運算技術之研發及能於Internet上直接提供軟體服務或營運之能力,帶動ICT產業朝高值化轉型與成長。

二、深化業界前瞻研究,擴大研發投資:配合政府政策與國家產業發展方向,針對「強化企業前瞻研發能力計畫」已推動之高度整合晶片、先進顯示系統、精密機械以及先進材料等4大重點領域,精選優良廠商繼續進行前瞻研究階段計畫,並持續鼓勵優秀廠商擴大參與計畫,以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

三、配合重大政策積極研擬新政策工具,以鼓勵業者智財累加及創造商業價值: 規劃公告綠能產業旭升方案之技術突圍政策性項目,鼓勵業者投入綠能產業,開發符合潔淨低碳的產品或技術,使我國得以自主性及領導型技術創造新興能源產業,並建構產業低碳高值化環境,提升相關產業鍵附加價值,進而全面強化我國產業競爭力;另正規劃「新興市場優質平價產品研發計畫」,鼓勵企業運用科專關鍵技術加速產品開發並佈局新興市場,針對未來應用端的研發規劃,進行更前瞻的產品與服務研發,進行先期佈建,著手產品開發及自主品牌建立,發展台灣成為全球發展及行銷優質平價產品之營運樞紐,爭取新興市場龐大中產消費族群商機。

四、推動服務型研發中心: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與資訊服務業成立服務研發中心,以鼓勵廠商全面推動服務創新發展,延展製造業價值鏈,並創造服務業新商機。推動主軸為顧客價值研發服務中心,包括B2B與B2C,透過深度掌握顧客行為的研究,落實從製造導向轉為服務導向的研發,以引導未來服務創新與研發動向。

本部將秉持引領產業進行科技創新及精進突破的精神,鼓勵業者持續投入創新研發活動,並積極掌握全球趨勢與新興議題,為我國產業科技創新再造新的里程碑與典範,為國內產業創造另一波價值高峰。


技術處發言人:林全能副處長 電話:23212200轉121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網路科技激發 中國創業新模式

2010-03-15 旺報 【丁學文/中星資本、上海槃石合夥人】
 觀察中國過去十年成功的創業模式,其中網路科技是刺激創業新模式出現的關鍵因素。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革命性地變革了經濟、市場與產業結構。中國消費者更加細分、消費者的行為被更多地改變、消費者的價值被更進一步地挖掘、消費者的需求被更充分地滿足。這些,也恰恰是激勵中國創業家的創業精神源泉。

 新聞說

 「相繼出招謀擴張 洋速食中國市場競爭激化」,3月10日《新聞晚報》報導;「產業鏈效應隱現 本土體育品牌挑戰洋品牌」,3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美國Subway日前表示,五年內希望在中國的分店數達500家,十年後趕上麥當勞。

 台灣觀點

 越來越多的洋速食正在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品牌看好中國市場,另一方面,這些品牌在歐美市場的發展已然成熟,開始轉向亞洲市場。去年,Subway全球銷售額達138億美元,中國也僅占微小份額,因此被認為發展潛力頗大。

 中國市場的潛力令不少洋速食紛紛加盟,希望將蛋糕不斷做大,洋速食之間的競爭也隨之不斷激化。大力推出本土化產品就是不少洋速食提升他們在中國人氣的重要一招。然而,不論採用哪種爭客和擴張手段,對於國內一線城市的速食市場,我的觀點是已接近飽和,新加入者的發展方向應在二三線城市。這情況在體育品牌市場上也已驗證。在中國內地,只有二、三線城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開店,本土運動品牌的銷售網路開拓步伐明顯快於國際運動品牌。加上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這個規模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本土運動品牌企業的本事並不僅僅只是會拼命開店,本土企業對銷售管道的控制也在逐漸增強。安踏越來越多地向它的分銷商進行投資,與分銷商成立合營企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一定要知道中國商人的精巧,在沒作好萬全準備前,切不可誤踏泥沼,否則會被K的很慘。

 新聞說

 「發揮中國優勢:香港區域戰略發展再縱深」,3月7日《21世紀經濟報道》。為了找到方向,香港正在大力摸索創新舉措,想從金融建設突圍。香港特首曾蔭權指出,香港要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和成為彙聚國內外資金及人才的國際融資和資產管理中心。

 台灣觀點

 為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2010年香港會就《公司條例草案》擬稿展開第二輪諮詢,將《公司條例》現代化,提升企業的管治水平及方便營商。同時就設立獨立保險業監督及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進行諮詢;研究引入企業拯救程式,以減少企業倒閉和保障就業。

 香港甚至發佈其可為內地企業進軍海外提供平台,又可利用自身的優勢協助這些企業提高管理及技術水準,從而使香港邁向知識型及高增值經濟。在此過程中,香港服務業的規模和水準也會不斷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和商貿中心地位也將更鞏固。

 在計劃中,香港宣稱將會盡量發揮中國優勢,達致互惠雙贏。除了利用中國「十二五」規劃的平台外,並積極推進粵港澳合作以及與台灣地區的合作。香港希望可以藉著與珠三角加快融合,加大其深度和寬度,創造協同效應,藉此共同發展,達到雙贏。在台灣方面,香港已決定成立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加強合作。

 其實之前我也曾在本專欄寫過新加坡政府的中國計劃及戰略作法,多希望台灣也能有人告訴我們,我們的中國戰略方向、作法,以及階段性目的,不要只是讓我們一再空等待。

 新聞說

 「2000—2009中國十大創業新模式」,3月7日 《中國經營報報導》:中國過去十年裡,網路科技是刺激創業新模式出現的關鍵因素。

 台灣觀點

 台灣的創業家精神及勇氣在消失,到中國創業?是一個既遙遠又近在咫尺的地方。在這篇針對中國過去十年成功創業模式研究中,我覺得有六點很值得身在台灣的我們體會:﹝1﹞是互聯網時代的賺錢術。誰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中國互聯網業,免費策略早已開始發威。﹝2﹞弱者生存法則。一些弱小企業通過山寨的方式在跨國巨型企業的夾縫中生存了下來。山寨法則--立足現實、不斷學習、勇於創造、靈活應用,創造了一種弱者生存的文化。聯發科正是以此模式在中國取得了突破。﹝3﹞傳統企業升級,在中國,我看到網購的大行其道,讓傳統零售行業開始開拓網路市場,如今各行各業遭遇發展瓶頸的傳統公司都開始選擇這一模式。﹝4﹞要抓住中等收入人群,天天平價的沃爾瑪和走平價時尚路線的Uniqlo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介於優質高價的傳統商店和無品質保證、無品牌的批發市場之間,恰好是廣大的中等收入大眾消費者。

 ﹝5﹞加強專業與細分。2009年申請創業板的108家企業名單中,有8家物流及相關企業。雖然目前本土物流公司比起國際巨頭還處於明顯劣勢,但機會正隨著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細分的領域開拓,可能從星星之火轉變為燎原之勢。六,服務業新產品,中國經濟型酒店在星級酒店與傳統招待所中尋找到生存空間,走出了第三條道路。這一從國外Motel身上借鑒而來的舶來品,透過中國的改良、創新,成為中國服務業新經濟的代表產品。

 這些情況在台灣並未同時發生,很多人常帶著困惑問我,為什麼台灣的氣氛越來越悶?我覺得這正是台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中小企業家創業精神的喪失。或許透過對大陸市場成功創業模式的理解,能喚回台灣的正面精神及思維,讓台灣青年的天空再次明朗起來呢!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物聯網十年大趨勢 上兆商機



記者許家綸/採訪報導


 把所有物品與網路連接,實現遠端監控,物聯網的新時代將為人們帶來生活上的新體驗。包括美國、中國和韓國都把物聯網提升為國家戰略級的產業。專家預估,物聯網將是未來10年最重要的產業大趨勢,至2020年可望成為全球經濟新一輪的增長點,商機高達上兆元。

 還記得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關鍵報告》中,那個未來世界不再是用身分證或是IC卡檢驗身分,而是用瞳孔掃描的畫面嗎?而且街頭上的廣告,只要你盯著看,就會叫你的名字,跟你說哈囉,還能說出他們有哪些新產品,是你喜歡的類型。此外,電腦裡面的資料,也不用你用關鍵字搜尋半天,只要跟電腦說說話,它就會幫你找到最適合的答案。

 而且路上的車流井然有序,完全被交通監控系統所掌控,只要車流量過大,系統就會開始分流後面的車流,以避免塞車狀況。另外,你也可以輕易的透過消費記錄,讓電腦計算你最近購買食物中所攝取的卡路里及營養成分,並得到一份建議的晚餐菜單…。

 以上的想像情節還能一直持續延伸,但這些曾經只在電影出現的事情,未來將真實地出現在生活中,而這種透過感應器、網際網路、雲端運算,來實現管理、監控、識別等功能,其實就是這陣子火紅的「物聯網」,大陸則稱為「傳感網」。

 物聯網帶來 新生活體驗

 所謂的物聯網,就是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簡單說就是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

 例如大陸的家電廠海爾在今年元月底發布了世界上首台的「物聯網冰箱」。這款新冰箱不僅可以儲存食物,而且也可顯示冰箱食物的保鮮期、食物特徵、產地等資訊,同時還和超市相連,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知道超市貨架上的商品資訊,並根據主人放入及取出冰箱內食物的習慣,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全新的享受與體驗。

 如果把IOT的概念濃縮成一句話,那就是先前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所講的「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慧處理」。拓墣產業研究所進一步解釋,全面感知就有如海爾集團將其所有生產的家電產品裝上感測器;可靠傳輸就要靠3G行動網路的完整布建及升級優化,再加上多元的無線通訊網路,如Zigbee與WiFi等;智慧處理則需要專業的感測知識,還有國家雲端中心與物聯網信息處理中心的完善運作。

 10年孕育 兆元級商機

 因此,物聯網在定義上就是利用無線射頻(RFID)、紅外線感測器、二維條碼、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感測器,隨時隨地獲取物體資訊,然後通過電信網路與互聯網的融合,將物體資訊即時準確地傳遞出去,最後利用雲端運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慧計算技術,對龐大的資料和資訊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後對物體實施各種智慧化控制及管理,或是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等。

 所以物聯網包含的範圍相當龐大,不只是原先我們所倚賴的網際網路,還包含了雲端、3G、無線網路、有線電視、遠端監控等,就連低碳經濟下的智慧電網,其實也都是物聯網的範疇。

 因此中國移動預測,物聯網的產業價值比互聯網大30倍,將形成下一個兆元人民幣級的通信業務,而且這不是今年就會完成的產業,整個發展週期至少要到2020年才會趨於成熟。

 在發展的時程上,拓墣預估,2010至2015年,為物聯網的導入期,重心在技術研發,如IPv6、標準及介面制定;2015至2020年為成長期,物聯網商用將會有規模及效益,這段期間重點將擺在海量資料分析處理;至2020年後進入成熟期,進入全面推廣及應用,投入資金多,產生的效益也顯著,並成為全球經濟新一輪的增長點。

 美中韓 列為戰略產業

 拓墣資深研究員李永健表示,最完整提出物聯網概念的,是IBM的「智慧地球」計劃,因此激發美國總統歐巴馬在08年提出「物聯網振興經濟戰略」,勾勒出「全球物聯網」的智慧型基礎新建設。溫家寶提出的「感知中國(Sensing China)」和韓國最近推出的「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則落實到「國家物聯網」重大示範工程。

 由於物聯網有提高效率及減少能源消耗的概念,受到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重視,去年末被列為2010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無錫傳感信息中心也提升到國家級的高度,無錫則成為大陸第一個物聯網城市。且因為大陸有龐大的內需市場,所以企圖在國際標準成形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目前可看到中國政府正以3G通訊標準(TD-SCDMA)及區域網路通訊的WAPI標準著手。

 不過目前大陸物聯網在體制上相互分割,缺乏資源共享;在技術上,感測器、IC晶片、關鍵設備、大陸國內智能交通高端市場70%以上被國外企業搶占,產業鏈尚有幾個環節存在瓶頸,且技術標準缺乏統一;加上商業模式仍處於初級階段,成本較高,不能大規模商用;而且物聯網在應用上不少是對現有產業的改造,所以有相當大的進入門檻。

 因此今年來大陸更加速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網際網路之「三網合一」,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分享,可為用戶提供話音、資料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將有助於物聯網未來發展。而三網合一的成敗,也就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物聯網前哨戰。

 台灣IC設計 研發具優勢

 李永健分析,未來運營商發展物聯網的七大關鍵技術,在於高可靠度RFID、高精度感測器、IPv6位址規劃(IP需求爆炸性增長,IPv4地址將進入匱乏)、及時無線傳輸、衛星通信、標準化M2M(為不同體系間物品資訊提供統一的平臺)、以及嵌入更微小的高智能奈米級感測器。

 在「全球物聯網」與「國家物聯網」之外,未來IOT的八大應用願景產業將會在:城市、交通、家居、金融、零售、能源、生產、農牧,這些商機對台灣廠商更為實在。而且台灣企業在設備、零組件及IC晶片的發展上具強大優勢,且在零件與裝置上的加工製造技術成熟,例如旺玖、盛群、聯傑、盛達、精聯、精技、欣技等,都是與物聯網商機相關的企業。

 拓墣研究員謝雨珊也建議,台灣企業可先著重在無線感測網路(WSN)相關產品的研發,而在WSN應用服務方面,可著手年長者的居家照護、居家或社區環境安全維護,及開發智慧型資料傳輸系統。

 目前台灣WSN產業上中游段的廠商已屬成熟,如生產晶片的達盛,模組的台達電、聯陽、誠力、茂綸,終端設備的華寶、正文、亞旭、凌克、華凌資通、瑞帝電通等。但仍缺乏中下游段的系統整合業者,現僅有中華電信及研華。雖系統套件的廠商,如安潤、亞美地、昇輝能源、遠聯科技、禾伸堂也能提供系統整合的解決方案,但礙於沒有開放性的共通平台,亦降緩應用普及的速度。

 從大陸自主標準 找商機

 另外因物聯網市場將主要在大陸,所以系統及服務上,台灣企業也落後大陸的電信營運商及解決方案企業,如中移動、中電信、中聯通、遠望谷、同方股份等。

 台灣廠商過去在國際市場受到國際大廠藉由IP圍剿,一直只能在代工領域發揮所長。因此,李永健建議台灣廠商可以特別注意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局未來在主導自有RFID協定開發事宜以及電子標籤國家標準,甚至是和中國自主3G標準(TD-SCDMA)整合等等有關物聯網相關協定與基礎建設的機會,未來將可以藉由和中國內需市場需求和參與中國自主標準建立,達到以新興市場為主,進而稱霸國際市場的目標。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優質平價產品搶攻新興市場 3年250億元產值

01/02/10 12:52:51
優質平價產品搶攻新興市場 3年250億元產值
(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 2日電)經濟部推出「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推動方案」,在2010年至2012年間投入總經
費新台幣65億元,鎖定中國大陸與印度等 4大新興市場,估計2012年將推動創造200億元至250億元的產值。

經濟部採取高貴不貴的平價優質行銷策略,由於台商深耕大陸,因此將輔導廠商以直接對消費者的 B2C方
式拓展消費市場。

印度、印尼與越南則以 B2B方式行銷,以資通訊、食品機械等40項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平價的創新產品
,搶攻新興市場中產階級消費群。

2010年剛拉開序幕,全球正逐漸擺脫金融風暴的衝擊,根據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估計,新興國家在2010年的成長率高達5.3%,遠高於先進國家的1.7%。

國際貨幣基金(IMF)更預估,2015年,大陸家庭消費將占全球總消費的11%,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2
大消費國,同一時間,印度也將成為全球第 5大消費國。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指出,新興市場中產階級消費市場規模高達 6兆美元,包括日本、南韓以及新加坡,均
已擬妥進軍新興市場的策略方案,其中也都提及新興國家中產階級興起的商機,包括中價、奢華的新產品定位
策略。

因此,經濟部提出的「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推動方案」鎖定大陸、印度、印尼以及越南 4個最有潛力的新興
市場,估計在2010年至2012年間,投入總經費65億元,全力爭取這塊新興市場大餅。

國貿局分析,中國大陸未來具有拓展潛力的產品,包含3D小筆電、LED(發光二極體)、智慧手機等資通
訊產品;而自行車、電動車、婚慶禮品及高級家具等,也都是在大陸市場很有利基的主力產品。

至於印度則是以平價電腦優先,汽車電子、導航系統、醫療健檢器材以及各式生活小家電。印尼與印度,
平價電腦、節能照明設備等,也是政府要協助台商拓銷的重點項目。

國貿局指出,「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推動方案」2010年啟動後,預估至2012年總投入經費達65億元,3年後
,即2012年時,可望推動新台幣200億元至250億元產值,新創就業達1.2萬人。

同時,也可帶動台灣對印度、印尼以及越南新興目標市場出口成長,占總出口比重由現行的22%提高至24%
。990102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借鏡OECD國家服務業創新政策 促進台灣服務業的發展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王健全

2009/3/11

前言

台灣服務業的產值已達GDP七成以上,但服務業勞動生產力的增加率,遠低於產業的平均值,代表著服務業的發展已面臨若干瓶頸,亟須透過創新、嶄新的經營模式等來提高其生產力,進而帶領台灣邁向製造/服務雙引擎的體系。相對於OECD國家,台灣在服務業的發展上仍處於後進的追趕階段。「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有鑑於此,本文首先參酌OECD國家創新政策的發展趨勢,接著和國內服務業創新政策做一比較,最後提出政策建議以供政府參酌,進而加速台灣的服務業創新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OECD國家服務業創新政策走向

為了解OECD國家服務業創新政策的發展,芬蘭Tekes(國家技術發展局)針對不少會員國(包括芬蘭、德國、愛爾蘭、荷蘭、挪威、瑞典、英國、希臘、捷克等)的創新政策執行單位進行調查,以了解其政策的最新發展趨勢。

根據上述會員國及執行單位在創新服務及政策的調查,主要發現如下:

(一)對服務業及服務創新的長期發展策略的制定有其必要性:

服務中參與的角色太多、太複雜,例如技術人力、市場策略、服務流程的發展、組織發展及經濟結構情形、服務貿易及知識流通等,故需要一套長期的發展政策。

(二)服務創新政策必須建立在水平的分工及各政府單位的協調、整合之上:

目前服務業政策的設計及執行均相當片段、破碎,而且政府部會、利益關係人、研發機構、企業之間也缺乏整合,必須有一跨層級的政府單位才能改善此一情況。服務創新的邁進需要系統性的發展、標竿學習、能力的認證等,因此,分工、整合變得格外重要。尤其是服務部門的巨大差異性,所以水平政策的分工、整合是必須的,例如英國的文化部來整合文化、媒體及運動產業,工商產業部負責所有產業的創新政策。

(三)供給面及需求面的服務創新政策必須平衡且兼顧:

一般言,財務、租稅、政府機構、人力訓練及流動,資訊中介及網絡連結可以視為供給面政策;但目前比較缺乏服務業系統發展、服務創新政策的評估。其次,競爭及管制(如環保規範)對服務創新也有重大影響,另一方面,海外投資訊息提供、政府電子化及國際化也有利於服務創新。
至於在需求面的政策工具上,雖然目前並未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其作法可以大致區分為以下幾類:第一,制度性政策包括群聚政策與供應鏈政策;第二,管制創造商機,例如利用法規及標準來設定創新標的及技術平台來統合發展;第三,採購協議,例如:R&D採購、創新產品之政府採購、私人採購的支持。

荷蘭中小企業的創新券、芬蘭政府採購創新產品,芬蘭利用租稅抵減來鼓勵消費者採購國內服務而非國外服務,瑞典將公部門服務外包,同時也對家庭買國內服務提供租稅抵減,愛爾蘭創新券適用於貿易與非貿易服務等均為需求面政策。

(四)發展一套新的服務創新政策或調整現有政策對服務創新較有利?

根據OECD國家的經驗,創新政策很少是以服務業為主的,而且除非有新的評估程序、補助原則被運用,否則服務創新仍會繼續固守在技術議題之上。雖然特別為服務創新量身訂做的政策是個好的開始,不過,儘管服務創新將會有更顯著的角色,但它仍應被整合進入一個更廣泛的創新政策之內。

(五)區域政策與群聚政策和服務創新相關政策的連結:

在區域的議題上,群聚的形式相當普遍,例如,一群相關的服務如旅遊、金融、數位內容等。不少區域的活動具有群聚政策,甚至包括某一特定的服務部門,如軟體、數位內容,醫療及創意產業。蘇格蘭政府經常選定優先發展的服務業並帶動創新。尤其在若干產業外移嚴重、產業結構面臨調整的地區,因此,針對重點產業,如服務業結合群聚及創新的支持來協助升級與轉型。不過,服務業的特性隨著地區及國情而有很大的差異,在政策及工具的移轉採用時必須注意到其社經架構的差異性。

國內服務業獎勵政策之比較

在分析了OECD國家之服務業創新政策走向,接著,我們分析國內服務業的創新政策,做為比較的依據,進而提出政策建議。目前,國內針對服務業創新的政策,除了商業司的「服務業創新研發輔導計畫」之外,技術處之中小企業創新研究計畫(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SBIR)及服務業創新應用等計畫,本文予以歸納整理(見表1),並就其特性加以分析檢討(見表2),最後,彙列出台灣現有創新補助辦法可以補強的地方。

政策建議

綜合了先進國家經驗、服務創新發展趨勢,以及國內服務創新補助面臨一些問題的分析後,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議;

1.除由下而上(bottom up)的廠商申請計畫之外,也應針對若干外部性較大的計畫,透過由上而下(top down)的驅動, 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

服務業具有示範效果,如有一、二個標竿計畫出現,常能發揮連鎖效應,故由政府主導一、二個跨領域或重大突破的商業模式、服務創新、必能產生龐大的示範效果及經濟效益。

2.政策組合(policy mix)及功能組合(function mix)的措施能發揮更大的綜效:

根據OCED國家的政策走向,結合地方產業(區域政策)、群聚政策、產學合作、服務創新的功能性組合措施在OECD國家已逐漸形成潮流,值得我們正視。

3.透過競賽、獎賞的方式,可以激發社會大眾度為物創新的意識、了解:

如上所述,OECD國家已開始透過競賽、獎賞來提供社會大眾對服務創新的重視,德國、芬蘭、瑞典等國均相當普遍運用。因此,政府可以考慮補助大規模競賽,鼓勵業界投入創新;或由政府提供主題,企業參與競賽勝出者,政府予以補助或提供採購契約,以利其發展;此外,亦可以考慮補助建立產學合作平台,學生參與競賽得獎後,與業界合作商品化。

4.需求面政策和供給面政策一樣重要,可以透過政策設計來激發服務創新:

需求面創新如R&D採購、政府採購創新性的產品與服務,政府外包服務,或政府鼓勵國人採用國內的服務,以及技術、產品規範的建立等,在OECD國家開始採行來協助國內的服務創新,值得正視。

5.跨部會協調及分工整合是服務創新推動的關鍵:

服務創新最容易產生系統性的失靈,尤其是涉及跨部會、跨領域的協調。因此,鎖定若干重點服務業,透過層級較高單位的協調整合,才能突破法規、協調上的束縛。以英國為例,工商產業部負責媒體、運動休閒及創意產業的政策研擬,未來台灣如何加強跨部會協調,甚至透過組織改造來加強事權統一,有其必要性。

6.舉辦競賽並以政府採購來獎助得獎廠商之商品或服務

政府採購具創意商品或服務為服務業創新政策的重要一環,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29條亦設計有「優良文化創意產品或服務鼓勵採購」之內涵。第28條則建立「優良文化創意產品或服務之評選」作法。因此,未來商業司之「服務業創新研發補助」計畫中,亦可提出一定比率經費舉辦評選,政府再以一定比率經費補助得獎廠商之產品或服務,或優先採購其產品或服務,或以10%的溢價,採購其產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