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5 旺報 【丁學文/中星資本、上海槃石合夥人】
觀察中國過去十年成功的創業模式,其中網路科技是刺激創業新模式出現的關鍵因素。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革命性地變革了經濟、市場與產業結構。中國消費者更加細分、消費者的行為被更多地改變、消費者的價值被更進一步地挖掘、消費者的需求被更充分地滿足。這些,也恰恰是激勵中國創業家的創業精神源泉。
新聞說
「相繼出招謀擴張 洋速食中國市場競爭激化」,3月10日《新聞晚報》報導;「產業鏈效應隱現 本土體育品牌挑戰洋品牌」,3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美國Subway日前表示,五年內希望在中國的分店數達500家,十年後趕上麥當勞。
台灣觀點
越來越多的洋速食正在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品牌看好中國市場,另一方面,這些品牌在歐美市場的發展已然成熟,開始轉向亞洲市場。去年,Subway全球銷售額達138億美元,中國也僅占微小份額,因此被認為發展潛力頗大。
中國市場的潛力令不少洋速食紛紛加盟,希望將蛋糕不斷做大,洋速食之間的競爭也隨之不斷激化。大力推出本土化產品就是不少洋速食提升他們在中國人氣的重要一招。然而,不論採用哪種爭客和擴張手段,對於國內一線城市的速食市場,我的觀點是已接近飽和,新加入者的發展方向應在二三線城市。這情況在體育品牌市場上也已驗證。在中國內地,只有二、三線城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開店,本土運動品牌的銷售網路開拓步伐明顯快於國際運動品牌。加上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這個規模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本土運動品牌企業的本事並不僅僅只是會拼命開店,本土企業對銷售管道的控制也在逐漸增強。安踏越來越多地向它的分銷商進行投資,與分銷商成立合營企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一定要知道中國商人的精巧,在沒作好萬全準備前,切不可誤踏泥沼,否則會被K的很慘。
新聞說
「發揮中國優勢:香港區域戰略發展再縱深」,3月7日《21世紀經濟報道》。為了找到方向,香港正在大力摸索創新舉措,想從金融建設突圍。香港特首曾蔭權指出,香港要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和成為彙聚國內外資金及人才的國際融資和資產管理中心。
台灣觀點
為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2010年香港會就《公司條例草案》擬稿展開第二輪諮詢,將《公司條例》現代化,提升企業的管治水平及方便營商。同時就設立獨立保險業監督及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進行諮詢;研究引入企業拯救程式,以減少企業倒閉和保障就業。
香港甚至發佈其可為內地企業進軍海外提供平台,又可利用自身的優勢協助這些企業提高管理及技術水準,從而使香港邁向知識型及高增值經濟。在此過程中,香港服務業的規模和水準也會不斷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和商貿中心地位也將更鞏固。
在計劃中,香港宣稱將會盡量發揮中國優勢,達致互惠雙贏。除了利用中國「十二五」規劃的平台外,並積極推進粵港澳合作以及與台灣地區的合作。香港希望可以藉著與珠三角加快融合,加大其深度和寬度,創造協同效應,藉此共同發展,達到雙贏。在台灣方面,香港已決定成立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加強合作。
其實之前我也曾在本專欄寫過新加坡政府的中國計劃及戰略作法,多希望台灣也能有人告訴我們,我們的中國戰略方向、作法,以及階段性目的,不要只是讓我們一再空等待。
新聞說
「2000—2009中國十大創業新模式」,3月7日 《中國經營報報導》:中國過去十年裡,網路科技是刺激創業新模式出現的關鍵因素。
台灣觀點
台灣的創業家精神及勇氣在消失,到中國創業?是一個既遙遠又近在咫尺的地方。在這篇針對中國過去十年成功創業模式研究中,我覺得有六點很值得身在台灣的我們體會:﹝1﹞是互聯網時代的賺錢術。誰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中國互聯網業,免費策略早已開始發威。﹝2﹞弱者生存法則。一些弱小企業通過山寨的方式在跨國巨型企業的夾縫中生存了下來。山寨法則--立足現實、不斷學習、勇於創造、靈活應用,創造了一種弱者生存的文化。聯發科正是以此模式在中國取得了突破。﹝3﹞傳統企業升級,在中國,我看到網購的大行其道,讓傳統零售行業開始開拓網路市場,如今各行各業遭遇發展瓶頸的傳統公司都開始選擇這一模式。﹝4﹞要抓住中等收入人群,天天平價的沃爾瑪和走平價時尚路線的Uniqlo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介於優質高價的傳統商店和無品質保證、無品牌的批發市場之間,恰好是廣大的中等收入大眾消費者。
﹝5﹞加強專業與細分。2009年申請創業板的108家企業名單中,有8家物流及相關企業。雖然目前本土物流公司比起國際巨頭還處於明顯劣勢,但機會正隨著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細分的領域開拓,可能從星星之火轉變為燎原之勢。六,服務業新產品,中國經濟型酒店在星級酒店與傳統招待所中尋找到生存空間,走出了第三條道路。這一從國外Motel身上借鑒而來的舶來品,透過中國的改良、創新,成為中國服務業新經濟的代表產品。
這些情況在台灣並未同時發生,很多人常帶著困惑問我,為什麼台灣的氣氛越來越悶?我覺得這正是台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中小企業家創業精神的喪失。或許透過對大陸市場成功創業模式的理解,能喚回台灣的正面精神及思維,讓台灣青年的天空再次明朗起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